图书详情

¥79.0

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作者:孙鑫 何伟

编辑:张迪

浏览:105

推荐:0

收藏:0

详情

内容介绍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实践经验,对我国进一步巩固创新发展优势提出对策和建议。区域篇从地区层面介绍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包括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和数字时代我国数字创新高地的发展情况。 本书适合政府、工业界和科研机构的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创新管理专业的学生参考阅读。

相关信息

图书名称: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ISBN:978-7-115-64511-1
作者:孙鑫 何伟
编辑:张迪
从书名:无
开本:小16开
页数:184
印刷色数:单色
出版状态:已出版
出版日期:2024-07-01
作者简介:何伟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信息通信和数字化领域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级战略和政策文件研究起草工作。兼任工信部信息通信科技委委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委员。 孙鑫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创新研究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方向研究,核心参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信息消费、互联网+等多项国家级战略和政策文件研究起草工作。

特别说明

科技创新下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

本书卖点

①作者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从事工业化产业创新研究的专家,研究内容积淀深厚,质量有保证,曾经出版《中国数字经济政策全景图》《数字经济概论》《数字中国:洞察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趋势》。
②作者团队在国家专业智库长期从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参与政府相关政策制定,掌握政策发展方向,立足产业阐述科技创新。
③作者团队实际参与我国信息通信、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创新工作者的一线经历调研,本书所提的产业科技创新实践更有说服力。
④可保证理论创新的严谨性,本书参考并引用了产业科技创新相关的经典理论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扩展学习书中从国内外权威渠道获取大量关于产业科技创新的数据,以图表方式体系化呈现,便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全球及国内产业科技创新进展。

目录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认知 / 002
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 / 002
观察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004
新发展阶段我国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 019

主体篇

第二章 建设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 026
全球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主要实践 / 026
我国产业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分析 / 031
优化完善产业战略科技力量 / 039
第三章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042
企业在历次全球产业变革中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 042
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战略演进 / 044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升 / 048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面临的关键问题 / 056
第四章 新型研发机构弥合科技与产业的鸿沟 / 058
产业对技术的需求催生新型研发机构 / 058
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 / 060
新型研发机构4种典型建设模式 / 063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经验和问题 / 065
第五章 概念验证中心打通创新成果产业化“最初一
公里” / 068
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细分化、专业化催生概念验证中心 / 068
概念验证中心发挥早期科技成果筛选及验证功能 / 072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 / 074
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地方经验及问题 / 076

产业篇

第六章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机遇下的汽车产业 / 084
汽车向电动化发展的机会窗口 / 084
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汽车的升级 / 087
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创新经验 / 088
持续以科技创新引领汽车产业做优做强 / 092
第七章 人工智能产业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 / 096
人工智能的发展背景和历史 / 096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AI布局 / 097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图景 / 099
第八章 从引进走向自主创新的高铁产业 / 103
高铁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 / 103
我国高铁产业的创新经验 / 107
巩固和增强高铁产业创新竞争优势 / 113

区域篇

第九章 全球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 116
创新竞争:创新活动呈现欧美引领、亚洲崛起的态势 / 116
创新合作:医疗和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创新合作突出 / 123
要素流动:知识和资本流动呈现相反趋势 / 129
产业发展:数字和医疗是创新热点,绿色创新增长相对
放缓 / 132
第十章 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创新高地 / 137
数字浪潮推动我国形成数字创新高地城市群 / 137
京津冀:科研驱动型创新高地,突出源头创新优势 / 144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驱动型创新高地,科技赋能市场 / 147
长三角:均衡发展型创新高地,强化创新策源功能 / 149
山东半岛、川渝地区和长江中游:潜力型创新高地,做优做强
特色领域 / 151
我国数字创新高地建设展望 / 154

资源

立即购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