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98.0

归鸿片羽——我亲历的邮票发行往事

作者:陈文骐

编辑:马臻杰

浏览:541

推荐:0

收藏:0

详情

内容介绍

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来撰写的与邮相关的文章,主要是其从事邮票发行工作中的往事以及对于邮票工作的理性思考。陈文骐的文笔朴实而鲜活,没有时下网络流行的那种故作神秘地渲染或惊悚不休的标题,更多是抓住重点,对时代背景和重要事件进行素描,平实的语言掩不住渗入文字和标点的情感。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邮政人执着邮政事业的好参谋,用邮者了解邮票的好助手,集藏家研究邮票和邮政历史的好宝贝,邮票界向世界宣介中国的好载体。

相关信息

图书名称:归鸿片羽——我亲历的邮票发行往事
ISBN:978-7-115-61649-4
作者:陈文骐
编辑:马臻杰
从书名:无
开本:小16开
页数:316
印刷色数:四色
出版状态:已出版
出版日期:2023-03-01
作者简介:陈文骐 1.从业经历 1986年至1993年在邮电部邮政总局工作,曾任研究室副主任、经营处副处长、邮票处处长;1993年至2003年在邮电部邮票印制局工作,曾任邮电部邮票印制局局长、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党委书记。 2.出版情况 (1)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人民邮电报》《中国邮政报》《中国集邮报》《集邮》杂志、《北京文艺》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百余篇 (2)《梦桑莲》等4篇散文作品,收入中国散文学会主编的《中国散文大系》(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合集 (3)与他人(谢湘宁)合作的电视剧剧本《铃声多清脆》,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拍摄,1984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播出 (4)2010年,散文集《海棠情深——陈文骐散文精选》,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印量3000册,销量不详。 多篇散文先后获得过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全国产业报好新闻评比(副刊类)二等奖、获全国邮政征文优秀奖。

特别说明

邮票印制局首任局长讲述邮票背后的故事。

本书卖点

本书作者是邮电部邮票印制局首任局长,参与组织了中国邮票发行体制的重大变革。
本书揭示了中国邮票人在时代变革期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点点滴滴
本书既是中国邮票史、邮政史的重要篇章,又是邮票生产管理和集邮研究的文献。

目录


片羽几缕织青史 / 李近朱
写在前面的话
敬畏之心话方寸 / 陈文骐
第一辑 鲜为人知的邮票故事
走近方寸——我做邮票工作的来龙去脉
一套与众不同的元帅邮票
与《鹤》相伴的日子
从《太湖》邮票到与生肖集邮结缘
联合发行邮票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忆中国与澳大利亚联合发行邮票
厉兵秣马 走向世界——忆为联合国邮政署印制世妇会邮票
《长城》普票的策划和生产
《上海浦东》邮票背后的故事
展现各自特色的《城市风光》特种邮票——忆中国与新加坡联合发行邮票
茶之神韵——《茶》特种邮票命名前后
忆当年,遥寄香江方寸情——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设计印制首套邮票的回顾
忆《香港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的产生过程
“把黄山牌子打出去”——记《黄山》小版张的诞生
梁山好汉 终聚一堂——《水浒》系列邮票最后一枚小型张诞生始末
小小邮票聚爱心——两次发行抗洪赈灾邮票的前前后后
忆“9956 工程”——《民族大团结》邮票诞生始末
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澳门邮票——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 邮票的设计和印制过程
金龙狂舞庆回归——《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的回忆
昭陵六骏“神”聚方寸
记邮票铭记的一次重大改变
我所经历的邮票管理体制改革
我经历过的两届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
按时足量供应邮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不同思路下的联合发行邮票
邮票纸的故事
引进格贝尔印刷机的前前后后
绘美好蓝图 建一流基地——回顾邮票印制局的技术改造
中国邮票设计印制事业的一次全面展示——忆邮票印制局参加中国“99 世界邮展”
第二辑 邮海中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轮生肖邮票回顾
三轮生肖邮票各具特色
高屋建瓴 气象万千——对编制邮票选题工作的思考
收集 沟通 把关——邮票编辑工作初探
追求卓越 创国家级艺术精品——对邮票设计工作的探讨
邮票印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浅议邮票印制工作
科学管理 回归邮票本质——从邮票印量谈起
第三辑 诗情画意抒方寸心声
难忘的签名
海棠情深
濠江方寸情
绿衣人的心意
延河在我心中流
我与蜜蜂有点缘
久远的佛光
推动集邮事业发展的刊物——写在《集邮》杂志创刊 60 周年
回忆与中国集邮总公司的不解之缘
情缘不断二十载——写在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20周年
想不到的和想到的——参观苏州生肖集邮博物馆有感
他是生肖集邮的开拓者、领头人——追忆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周治华
“邮票学”的遗憾——忆吴凤岗先生
后记

资源

立即购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