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99.0

数字道路技术架构与建设指南

作者:曾桓涛 杜劲松 张德君 张华荣 林成创 闫天朋

编辑:张迪

浏览:527

推荐:0

收藏:0

详情

内容介绍

本书从设计理论和建设实践两个方面对数字道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道路的发展历程、新技术应用、系统构成、应用场景、建设指南、投资运营模式等内容,并基于数字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了当前数字道路的发展现状,憧憬数字道路的未来愿景,对未来数字道路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图书名称:数字道路技术架构与建设指南
ISBN:978-7-115-61491-9
作者:曾桓涛 杜劲松 张德君 张华荣 林成创 闫天朋
编辑:张迪
从书名:无
开本:16开
页数:272
印刷色数:单色
出版状态:已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01
作者简介:曾桓涛 博士,广东省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广东省物联网协会入库专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申请专利十多项;在智慧道路、车路协同、交通安全、绿色交通等领域积累了10多年的实战经验,深耕智慧交通的创新应用研究与推广实践。 张华荣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优秀通信工作者,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带头人,首批全国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万人计划”,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工信厅、云南省政府研究中心、5G咨询委员会等入库专家。近年来,荣获全国优秀咨询设计一等奖、5G绽放杯全国一等奖等,带领团队完成多个城市的交通大脑、数字道路、交通信息化系统项目。 黄陈横 移动通信无线网技术咨询、智慧交通行业咨询专家,在5G网络建设标准化、智慧交通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低空域物联网、5G专网、车路协同关键技术演进、车城网规划咨询、工程设备选型等。 林成创 博士,系统架构师,《中国图象图形学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等多本计算机专业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公开发表SCI论文与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4篇,申请发明专利45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4项。

特别说明

智慧交通

本书卖点

①本书专业性较强,作者长期从事数字道路、智慧交通、车路协同、交通信息化、车城一体化等相关技术研究,实践经验丰富,知名度较高。
②本书是国内为数不多地聚焦于数字道路领域的专业著作,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内容充实、分析全面,能够指导数字道路建设。
③本书创新性地提出了数字道路分级体系、运营模式探讨、能力中台构建等内容,理念新颖,技术路线可行,可引领交通数字化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④其他同类书籍中较少针对数字道路的应用场景、平台构成、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本书能够填补市场空缺,需求潜力大。

目录

第1章 数字道路概述
1.1 智能交通的发展 002
1.1.1 公路发展简史 002
1.1.2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 006
1.1.3 智能交通的内涵 007
1.1.4 智能交通的体系 008
1.1.5 智能交通面临的挑战 015
1.2 汽车技术的发展 016
1.2.1 汽车工业的发展 016
1.2.2 自动驾驶的发展 017
1.3 数字道路的发展 018
1.3.1 数字道路的概念与内涵 018
1.3.2 数字道路的等级分类 020
1.4 相关政策 026
1.4.1 国家规划,高屋建瓴 026
1.4.2 部委政策,有的放矢 027
1.4.3 地方层面,积极落实 029
1.5 本章小结 032
第2章 新技术应用赋能数字道路
2.1 通信技术 034
2.1.1 5G 034
2.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040
2.2 新型道路信息感知技术 042
2.2.1 毫米波雷达 042
2.2.2 激光雷达 046
2.2.3 视频检测技术 051
2.3 互联网技术 055
2.3.1 人工智能技术 055
2.3.2 大数据技术 058
2.3.3 数字孪生技术 061
2.4 汽车技术 065
2.4.1 车载感知技术 065
2.4.2 车联网技术 067
2.4.3 自动驾驶技术 069
2.5 本章小结 072
第3章 数字道路的构成
3.1 数字道路的信息底座 074
3.1.1 道路本体信息 074
3.1.2 道路交通信息 081
3.2 数字道路的系统构成 087
3.2.1 要素感知监测 087
3.2.2 交通管理控制 092
3.2.3 车路协同 099
3.3 数字道路的平台构成 104
3.3.1 数字底座 104
3.3.2 能力中台 114
3.3.3 应用平台 120
3.3.4 支撑保障体系 127
3.4 本章小结 135
第4章 数字道路应用场景
4.1 交通管理类 138
4.1.1 概念 138
4.1.2 背景与必要性 138
4.1.3 交通运行管理 139
4.1.4 基础设施管理 144
4.1.5 重点车辆营运管理 151
4.1.6 车辆违法管理 152
4.1.7 智能信号灯管理 152
4.2 车路协同类 152
4.2.1 概念 152
4.2.2 背景与必要性 153
4.2.3 交通安全类应用场景 153
4.2.4 交通效率提升类应用场景 163
4.2.5 信息服务类应用场景 166
4.3 MaaS 169
4.3.1 概念 169
4.3.2 背景与必要性 169
4.3.3 车队管理平台 170
4.3.4 运营管理平台 170
4.3.5 监控调度平台 170
4.3.6 数据服务平台 170
4.3.7 用户出行终端 171
4.3.8 智能调度引擎 171
4.4 本章小结 171
第5章 数字道路建设指南
5.1 道路主体及附属设施数字感知建设 174
5.1.1 建设原则 174
5.1.2 建设内容 174
5.1.3 部署方案 176
5.2 交通状态数字感知建设 178
5.2.1 建设原则 178
5.2.2 建设内容 178
5.2.3 部署方案 180
5.3 气象环境数字感知建设 181
5.3.1 建设原则 181
5.3.2 建设内容 182
5.3.3 部署方案 182
5.4 通信体系建设 183
5.4.1 建设原则 183
5.4.2 建设内容 183
5.4.3 部署方案 185
5.5 主动管控体系建设 188
5.5.1 建设原则 188
5.5.2 建设内容 188
5.6 绿色能源系统建设 190
5.6.1 建设原则 190
5.6.2 建设内容 190
5.7 信息安全建设 191
5.7.1 建设原则 191
5.7.2 建设内容 192
第6章 数字道路投资运营模式探讨
6.1 数字道路投资估算及市场规模预测 196
6.1.1 通车里程及行业发展预测 196
6.1.2 数字道路投资造价分析 198
6.1.3 数字道路投资运营模式 200
6.2 数字道路盈利服务模式 203
6.2.1 开放平台接入服务 204
6.2.2 自动驾驶软件服务 205
6.2.3 车联网+车险服务 205
6.2.4 基础资源租赁服务 206
6.2.5 其他合作服务 207
6.3 数字道路投资运营未来展望 208
6.3.1 引导、吸纳社会投资 208
6.3.2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208
6.3.3 完善体制机制 209
第7章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215

资源

立即购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