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内容介绍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月球的好奇与向往从未停息,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探月卫星。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回顾古人观月历史,介绍了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探测月球的意义;第2章揭秘月球探测卫星的探测方式、组成、研制及任务过程;第3章放眼世界,介绍国外月球探测历程;第4章回顾我国探月工程任务的实施过程,详细讲述从 嫦娥一号卫星到嫦娥五号探测器的发展之路;第5章面向未来,展望月球探测的美好前景。 本书深入浅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适合对深空探测感兴趣的中学生、大学生和大众读者阅读,有益于激发公众的科学探索热情,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助力中国航天逐梦星辰大海。
相关信息
图书名称:星耀中国:我们的嫦娥探月卫星
ISBN:978-7-115-61409-4
作者:吴伟仁 张正峰 张哲 等
编辑:牛晓敏
从书名:国之重器
开本:16开
页数:230
印刷色数:四色
出版状态:已出版
出版日期:2023-06-01
作者简介:吴伟仁,航天测控通信与深空探测工程总体技术专家,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负责研制我国第一代计算机遥测系统和远程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推动研制建设测控距离达数十亿千米的我国深空测控网;主持实现嫦娥二号对月球、日-地拉格朗日L2点和小行星等多目标探测,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国际首次月球背面着陆巡视探测;牵头提出无人月球采样返回、月球南极科研站、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发展战略和总体技术方案,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钱学森最高成就奖、国际宇航联合会世界航天最高奖等。202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281880号小行星命名为“吴伟仁星”。
张正峰,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研究员,嫦娥五号探测器总体主任设计师。参加多颗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航天器的研制工作,参与开展多项航天器总体技术规划与论证、深空探测航天器总体设计等项目研究。自2011年以来,全程参加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系统设计、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制和在轨飞控等工作。目前正在从事我国深空探测后续项目的研发论证工作。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
张哲,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深空探测实验室科技发展部部长兼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深空探测工程总体设计与深空智能航行技术研究。全程参与嫦娥四号工程总体技术方案论证、研制实施等工作。作为核心成员,完成探月工程四期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论证,已获国家立项。目前正在开展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实施方案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工程立项论证等工作。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突出贡献者”表彰等。
特别说明
弘扬科学家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讲述嫦娥探月卫星的精彩故事,展示卫星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成果
本书卖点
1. 关于卫星和探测的知识更丰富也更权威,并请领域内专家、院士进行审核。
2. 语言生动,包含大量卫星照片、插图精美,有一定知识性,又激发科学兴趣。
3. 航天五院、八院、中科大等科研国家队背书,国内航天馆、科技馆推荐。
资源
相关图书
-
生物是什么:人人都能看懂的生物学底层思维书
¥79.8
和渊
-
网动中国:解码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128.0
中国移动研究院
-
从微光到洪流:打造高效人力资源体系
¥69.8
黄颖
-
数通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进化与共生之道
¥129.9
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
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79.9
赵俊湦、温淼文、赵楠、王朝炜、曹越、徐乐西
-
数产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89.9
刘丁蓉 文丹枫
-
喜马拉雅的种子
¥169.8
曲丽萍 杨凯迪
-
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启蒙工程
¥360.0
方海光 郑志宏
-
给少年的科学书:炫丽啊化学
¥59.0
果壳
-
象博士的科普日记
¥99.0
[土]法提赫·迪克曼(Fatih Dikmen)
-
数学大百科: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及应用
¥99.0
[日]藏本贵文
-
原来是这样!那些出人意料的奇趣百科
¥129.0
[澳]丹·马歇尔(Dan Mars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