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99.8

路由与交换技术

作者:刘丹宁 田果 韩士良

编辑:张晓芬

浏览:891

推荐:0

收藏:0

详情

内容介绍

本书是华为ICT学院路由与交换技术官方教材,旨在帮助初级阶段的学生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的常用协议和对应的配置方法。 本书的写作顺序为先交换后路由。本书首先对交换网络进行了概述,以便读者学习本书后文的内容。接下来,用两章介绍了VLAN和STP这两项交换网络中常用的技术。后面的6章内容均与路由技术有关,路由技术是互联网络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技术。 除华为ICT学院的学生之外,本书同样适合正在备考HCNA认证或者正在参加HCNA技术培训的人士进行阅读和参考。其他有志从事ICT行业的初级人员和网络技术爱好者也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

相关信息

图书名称:路由与交换技术
ISBN:978-7-115-59689-5
作者:刘丹宁 田果 韩士良
编辑:张晓芬
从书名:ICT认证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页数:384
印刷色数:单色
出版状态:已出版
出版日期:2022-01-01
作者简介:田果 1、资深网络技术讲师,拥有中英文课程(全、兼职)培训授课经验近6年(2011年至今)。 2、6年以上数通网络设计与实施经验,历任售前工程师、项目经理、网络架构师等职(2006-2012)。 3、熟悉数据网络技术原理与主流厂商的设备实施方法。 4、参与创作和翻译大量技术作品,拥有近8年专业技术类作品翻译与创作经验(2009年—2017年)。 5、4年以上培训产品开发(内容包含课程大纲、内容、视频、教材、实验手册)经验和市场推广经验(2013年—2017年)。 已出版《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案例实践》、《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 、《MPLS和VPN体系结构》等图书。

特别说明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ICT认证系列 丛书

本书卖点

1.浅入深出地介绍基础理论,易于读者学习、理解和掌握,保障零基础读者无障碍理解。
2.本书的大纲结构和文字描述由业内专家纸笔,且内容经过多方顶级专家反复论证推敲,确保严谨准确。
3.摒弃了以清单罗列知识点的生硬做法,按照先交换后路由的顺序展开,以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为起点,逐渐深入介绍交换网络的常用技术。
4.内容完整性经过反复推敲,涵盖初级级别读者应该掌握的技术知识。
5.以时间为线索,陈述了各个技术的由来与发展,让读者能够通过各个技术的原始需求理解它们的原理与应用。
6.在后文中不失时机地引述前文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强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知识联系,帮助读者系统化地理解各个知识点。
7.各章配有学习目标、总结、练习题及其答案,供读者快速归纳、复习和检验本章所学内容。
8.兼顾严谨和通用,巧妙地融合了路由与交换技术专业描述和网络领域业内通用描述,让读者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加深理解。
9.设置了必学和选学内容,让读者可根据自身需求学习相应内容。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交换网络 0
1.1 交换网络 3
1.1.1 共享型以太网与冲突域 . 3
1.1.2 交换机简介 . 6
1.1.3 交换型以太网与广播域 . 7
1.1.4 交换机转发数据帧的方式 . 10
1.1.5 企业园区网设计示例 . 14
1.2 交换机的基本设置 16
1.2.1 速率与双工模式 . 16
1.2.2 MAC 地址表 . 19
1.3 本章总结 23
1.4 练习题 23
第 2 章 VLAN 技术 . 26
2.1 VLAN 基本理论 29
2.1.1 VLAN 的用途 . 29
2.1.2 VLAN 的原理 . 32
2.1.3 VLAN 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 35
2.1.4 划分 VLAN 的方法 37
2.2 多交换机环境中的 VLAN 38
2.2.1 跨交换机 VLAN 的原理 38
2.2.2 GVRP 41
2.3 VLAN 的配置 . 44
2.3.1 VLAN 的添加与删除 . 45
2.3.2 Access 端口与 Trunk 端口的配置 . 48
2.3.3 Hybrid 端口的配置 . 50
2.3.4 检查 VLAN 信息 53
2.3.5 GVRP 的配置 . 56
2.4 本章总结 59
2.5 练习题 60
第 3 章 STP 62
3.1 冗余性与 STP . 65
3.1.1 冗余链路 . 65
3.1.2 STP 的由来 . 68
3.1.3 STP 的术语 . 69
*3.1.4 树的基本理论 . 71
3.2 STP 原理 . 73
3.2.1 STP 的工作流程 74
3.2.2 选举根网桥 . 74
3.2.3 选举根端口 . 76
3.2.4 选举指定端口 . 78
3.2.5 阻塞剩余端口 . 79
3.2.6 STP 的端口状态机 80
3.2.7 STP 的配置 . 83
3.2.8 修改 STP 计时器参数 . 87
3.3 RSTP . 89
3.3.1 RSTP 的特点 . 90
3.3.2 RSTP 的快速收敛 . 90
3.3.3 RSTP 的端口状态 . 96
3.3.4 RSTP 的基本配置与验证 . 97
3.4 MSTP 105
3.4.1 MSTP 的基本原理 105
3.4.2 MSTP 的基本配置与验证 108
3.5 本章总结 111
3.6 练习题 112
第 4 章 VLAN 间路由 . 114
4.1 VLAN 间路由基础理论 117
4.1.1 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 117
4.1.2 VLAN 间路由环境 . 120
4.1.3 单臂路由与路由器子端口环境 123
4.2 VLAN 间路由配置 . 125
4.2.1 VLAN 间路由的配置 . 125
4.2.2 单臂路由的配置 . 128
4.3 三层交换技术 . 132
4.3.1 三层交换技术概述 . 132
4.3.2 三层交换机与 VLANIF 接口环境 . 133
4.3.3 三层交换机 VLAN 间路由的配置 135
4.4 VLAN 间路由的排错 137
4.5 本章总结 145
4.6 练习题 145
第 5 章 动态路由协议 148
5.1 路由概述 151
5.1.1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的对比 . 151
5.1.2 路由协议的分类(算法角度) . 154
5.1.3 路由协议的分类(掩码角度) . 156
5.2 距离矢量型路由协议 159
5.2.1 路由学习 . 159
5.2.2 环路隐患 . 161
5.3 RIP 原理 163
5.3.1 RIP 简史与 RIPv1 简介 163
5.3.2 RIPv2 的基本原理 165
5.3.3 RIP 的环路避免机制 170
*5.4 RIP 配置 173
*5.4.1 RIPv2 的基本配置 176
*5.4.2 配置 RIPv2 路由自动汇总 . 182
*5.4.3 配置 RIPv2 路由手动汇总 . 187
*5.4.4 配置 RIPv2 下发默认路由 . 193
*5.4.5 配置 RIPv2 认证 . 195
*5.4.6 RIP 公共特性的调试 199
5.5 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 217
5.5.1 信息交互 . 217
5.5.2 链路状态型协议算法 . 219
5.6 本章总结 221
5.7 练习题 221
第 6 章 单区域 OSPF 224
6.1 OSPF 的特征 . 227
6.1.1 OSPF 简介 227
6.1.2 OSPF 的邻居表、LSDB 与路由表 228
6.1.3 OSPF 消息的封装格式 . 231
6.1.4 OSPF 报文类型 233
6.1.5 网络类型 . 237
6.1.6 路由器 ID 238
6.1.7 DR 与 BDR 239
6.2 单区域 OSPF 的原理与基本配置 243
6.2.1 OSPF 的邻居状态机 . 244
6.2.2 链路状态消息的交互 246
6.2.3 路由计算 . 248
6.2.4 单区域 OSPF 的基本配置 252
6.3 本章总结 . 260
6.4 练习题 . 260
第 7 章 单区域 OSPF 的特性设置 . 262
7.1 高级单区域 OSPF 配置 264
7.1.1 配置 OSPF 认证 265
7.1.2 调整 OSPF 网络类型与 DR 优先级 . 270
7.1.3 调整 OSPF 计时器 282
7.1.4 配置 OSPF 静默接口 284
7.1.5 配置 OSPF 路由度量值 287
7.2 单区域 OSPF 的排错 291
7.3 本章总结 . 295
7.4 练习题 . 296
第 8 章 多区域 OSPF 298
8.1 多区域 OSPF 概述 301
8.1.1 OSPF 分层结构概述 . 301
8.1.2 OSPF 路由器的类型 . 301
*8.1.3 OSPF 虚链路 . 303
8.2 多区域 OSPF 的工作原理 305
8.2.1 LSA 的类型 . 305
*8.2.2 OSPF 的特殊区域 . 307
8.3 配置多区域 OSPF 310
8.3.1 多区域 OSPF 的配置 310
*8.3.2 多区域 OSPF 的排错 317
8.4 本章总结 . 329
8.5 练习题 . 329
第 9 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与分段路由(SR). 332
9.1 MPLS 简介 334
9.1.1 MPLS 的由来 335
9.1.2 MPLS 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338
9.2 SR 简介 341
9.2.1 MPLS 的缺陷 . 341
9.2.2 SR 概述 . 343
9.3 本章总结 345
9.4 练习题 345
附录 A 术语表 348
附录 B 延伸阅读与参考文献 356
附录 C 练习题答案及解释 360

资源

申请样书

在线试读 立即购买
1 2